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01037号经整备后于12月6日(星期三)再次上线运营。新的运营时间周期为2023年12月6日至2024年2月17日,每周二至周日运行(元旦、春节假期期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每日在1号线八通线全程运行一趟。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01037号经整备后于12月6日再次上线运营。北京地铁公司供图
为了给前来打卡的乘客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地铁公司坚持“常态化运营、间歇性整备、持续性提升”运营。上一个运行周期为9月12日至10月12日,适逢中秋、国庆假期,总客运量约4.5万人次,日客运量约0.18万人次,中秋、国庆假期4天客运量约0.95万人次。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01037号经整备后于12月6日再次上线运营。北京地铁公司供图
本次“时光列车”将跨年运行。结合新年到来,公司将陆续开展乘客新年心愿征集、集章打卡等活动。为进一步优化乘客乘坐体验,公司在运行区段车站张贴列车时刻信息,便于乘客查询。
为增添“时光列车”复古属性,公司在车厢内容中增加了老式司机控制器、行车控制台、信号灯和信号旗等部分地铁时光老物件照片,对魔屏视频也再次进行了丰富。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01037号经整备后于12月6日再次上线运营。北京地铁公司供图
经过整备期后,公司重新调整运行计划。将上一阶段临客运行计划调入正式列车运行计划,运行时间调整为每周二至周日平峰时段。在列车运营期间,公司制定实施专项保障方案。安排技术骨干跟车保障,车辆回库后实行专项检查,并对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效验。每日回段后对车辆开展日整作业,擦拭座椅、窗台以及扶手杆等车内设施。定期对列车外观和内饰进行专项检查,及时修补、定期更新和完善。沿线车站也同步加强保障力量。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01037号经整备后于12月6日再次上线运营。北京地铁公司供图
北京地铁公司会持续做好“时光列车”常态化运营和上新,并结合重点运营服务保障工作以及乘客的意见建议,定期开展主题策划和动态调整,为广大乘客带来更舒适、更贴心、更快乐的出行体验。(完)
中新网沈阳12月6日电 (李晛)第三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于12月2日至6日在辽宁美术馆举行。本次活动通过导师推选的方式征集了14部短片,作品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12所高校。
第三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于12月2日至6日在辽宁美术馆举行。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由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省美术学类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承办。据策展人郑金玲介绍,“微光青年影像计划”是专业院校影像作品展映、研究、推广的平台,项目面向全国影像艺术类相关专业高等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旨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影像艺术作品交流的机会,为高校专业教学搭建学术交流与研究的桥梁。
第三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于12月2日至6日在辽宁美术馆举行。主办方供图
活动中,辽宁省艺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云辉,鼓励青年大学生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反映时代。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副院长蒋建兵,介绍了“微光青年影像计划”三年来的发展,介绍了本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策展思路及作品的件数、类型。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李伟,介绍了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与高校影像教育的密切联系,谈到了以实践性成果展览带动专业交流的重要性。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学生毕梓霖说,他对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高校专业交流感到高兴,并期待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第三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于12月2日至6日在辽宁美术馆举行。主办方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开设了嘉宾对谈(以下简称“对谈”)板块,邀请参展的指导教师及主创至现场进行对谈交流。对谈由影像艺术学院程远征副教授主持,以地域性题材类、实验及纪录片类分为三个小组,三组主创成员及指导教师先后分享了创作过程及经验。
参加此次创作分享的青年主创有《鬼火》导演杨展、《大树》导演刘呈雪、《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导演刘淼和摄影曲文基、《木恩都勒》摄影李嘉树、《长河》导演毕梓霖、《指鹿为马》摄影周燕、《李莱》导演黄晓红和蒋晶、《致女儿书》导演李嘉妮、《兰姐》导演崔孝孝、《美丽岛》导演欧陈高歌、《归于尘土》导演黄家豪。同时,多位高校教师也进行了创作分享,参会学生与各位主创及指导老师进行了互动讨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