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6日获悉,今后,长三角三省一市将以长江下游水系为骨干,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域为重点,建立协同协调机制,推进长江生态廊道省际贯通和重要节点打造,加快构建长三角廊道生态保护和发展一体化格局。
2023沪苏浙皖林业部门扎实推进长三角林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当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大纲》(简称:“大纲”),并签署《沪苏浙皖林业部门共同推动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和互花米草防治合作协议》(简称:协议)。
《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大纲》提出构建“一核一带多廊多点”的生态廊道建设保护空间布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供图)
“大纲”综合考虑长三角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提出构建“一核一带多廊多点”的生态廊道建设保护空间:到2025年,通过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打造,初步实现长江干流生态廊道省级贯通;到2035年,全面构建起纵横成网、连续完整、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长江沿岸主次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推动生态廊道建设向整体化、系统化、生态化融合发展。
据悉,“一核”即: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为示范引领,探索跨省(市)域生态廊道共同建设保护;“一带”即:沿长江干流两岸建设岸绿水清的生态景观防护带;“多廊”即:沿主要河流水系、湖岸线、海岸线建设的多条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多点”即:“一带多廊”沿线的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地、公园景观等重要生态节点。
当日会议聚焦“共同建设长三角长江生态廊道和防治互花米草”主题。会议旨在交流工作、相互借鉴,共同谋划,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提升林业建设工作水平,合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绿色资源可持续发展。据悉,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加紧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新造林超过一千五百万亩,完成森林抚育(改造提升)近六百万亩。
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沿海。目前,互花米草被列入世界最危险的入侵物种名单。20世纪70年代末,互花米草传入中国,长三角地区是互花米草的主要分布区,互花米草面积占全国70%以上,任务量大,除治难度高。
据了解,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互花米草防治工作中集中发力,取得显著成果。苏、浙、沪两省一市协同开展互花米草防治工作,各方开展统一调查,摸清互花米草底数;互相学习互花米草防治技术;协同治理长江口、杭州湾等毗邻区域互花米草。当日,记者了解到,预计2025年长三角区域将完成互花米草除治任务,除治率可达90%以上。(完)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奋斗的经验总结,内蕴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精神密码。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深刻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时代意蕴是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无数可敬人物和典型事件,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建党进程中形成的,其基本内涵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各个历史阶段党的伟大精神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贯通起来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赓续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血脉,又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品格和气节嵌入精神谱系之中,并在谱系的创新性传承中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激励我们坚毅前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在随时准备应对风险挑战的背景下,只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在危机中孕育新机,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高尚品质,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感,引导大家保持一往无前的勇气,自觉将理想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以充满自信的风貌,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从严治党。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新的征程上,要更加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使命,谱写着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广阔前景。在百年峥嵘岁月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始终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装在心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磅礴之伟力,带领人民实现了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的历史性飞跃,并将继续在党与人民群众的奋斗事业中书写传奇。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只有将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责任担当融入和践行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全过程,才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引领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地支持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认同转化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行动自觉,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向史而新。唯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并以持续强劲的动力促进其现实转化,方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继续谱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辉煌篇章。
(何毅 冯爱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人民网)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