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2月3日电:中老铁路开通两周年:客货畅通产业迸发
作者 缪超 张伟明
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
开行跨境国际旅客列车,旅客纷至沓来;国际货物列车越开越密,覆盖范围不断拓展;沿线城镇借势发力,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产业迸发,跑出“加速度”发展超预期。
图为12月3日云南省在昆明举行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主题日活动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仪式。中新网记者刘冉阳 摄
4月13日,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南、老挝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早上在昆明吃小锅米线,晚上在万象吃老挝米粉成为旅游新时尚。
“坐着动车去老挝火了,我每月要组织旅游团去老挝,一去就是一个星期。”在云南从事旅游业的杜婷婷说,如今老挝旅游深受昆明、北京、成都等中国游客的青睐。老挝的朋友告诉她,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促进了客流、物流、信息流高效流通,老挝万象的房价和车费均上涨了20%左右。
23岁的老挝姑娘提达拉,出生于老挝北部乌多姆赛省。今年9月,已在越南获得大学本科文凭的她,报名成为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如今在老挝,懂得中文,工作更好找,且工资能够比普通人高出4倍。”
勐腊县与老挝接壤,中老铁路让提达拉的留学之路变得近在咫尺,“我每个周末都可以搭乘中老铁路的动车,3个小时就能回到乌多姆赛与家人共度周末。”
在中国国内,中老铁路通车后,乘着动车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从云南昆明到达西双版纳,极大改善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西双版纳人气爆棚,绿树成荫的赶摆场上人声鼎沸,竹篱笆搭建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类傣味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超2420万人次,其中中国段发送旅客2046万人次。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强说,“中老铁路不仅为构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黄金大通道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满足了中老两国广大旅客跨境出行和出境旅游等需求,对推动两国旅游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12月3日“中欧+澜湄快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从中老铁路磨憨站出境中国。段倬 摄
今年4月起,随着货运量不断攀升,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由之前的每周3趟增至每天1趟,至11月下旬起增至每天2趟;10月8日,“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在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首发,往返老挝万象-昆明-上海;10月16日,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在云南玉溪正式首发……
与此同时,新型箱型试点运用,提升口岸通关效能,推行“铁路快通”模式,磨憨铁路口岸通关时间从40多个小时压缩到5小时内。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两周年,货物运输超29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突破600万吨;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700多种;中国31个省(区、市)先后开行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黄金大通道效应不断显现,极大促进了沿线客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交换,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列列满载泰国榴莲、山竹的水果冷链专列从中老铁路老挝万象南站出发,26个小时后到达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经过快速分拨后转运至中国各大水果市场。来自四川眉山的王欣从中嗅到了商机,今年是他从事榴莲等东南亚进口水果批发生意的第3年,“榴莲从泰国关柜装汽车,运到老挝万象南站再通过铁路运到昆明,耗时最多只需要2天。”
与此同时,满载着云南西蓝花、白菜、石榴等特色果蔬的冷链班列源源不断从中国昆明、玉溪出发,1天后将抵达老挝万象,实现双向重去重回运输。
中老铁路运输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折射出中国和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正向纵深领域发展。在过境流程高效的前提下,中老铁路可将昆明至万象间的运输成本降低40%至50%。
图为12月3日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从磨憨站发车。何吕鹏 摄
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赋予了沿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新的发展优势,吸引大量企业入驻,产业发展项目加速落地实施。
在普洱思茅产业园区,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一条条加工生产线上,咖啡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被分级包装,并通过中老铁路销往中国各地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
“金客隆选择落地普洱,一方面是看中了普洱咖啡原产地的原料优势,另一方面,作为中老铁路沿线地区,为原料进口、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华忠说。
放眼望去,中老铁路沿线产业星罗棋布。丰厚的农林、生物医药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沿线产业发展装上了“引擎”。
毗邻野象谷站的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是中老铁路沿线重点园区、物流枢纽和货运站点。园区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将成为西双版纳工业发展的主阵地。
中老铁路也为老挝以及东南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安巴送·孟玛尼表示,中老铁路使老挝并入泛亚铁路网,实现海铁联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现在,万象作为泛亚铁路东南亚段重要节点,有望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枢纽。”
12月3日,云南省在昆明举行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主题日活动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仪式。“中欧+澜湄快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出境首发、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首发,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正式揭牌。
云南省站在新的起点上,依托中老铁路等内外联通的大通道,将加快产业转移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积极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深化东西部协作,促进沪滇两地资源禀赋优势互补,为促进区域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完)
30年前,苏来曼夫妇到库尔勒打工,零售蔬菜时发现大棚蔬菜收益稳定,便向当地人学习大棚蔬菜经营,从此与“大棚”结下不解之缘。冯佳鑫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3日电(史玉江 易然)“把花运到农贸市场卖,夏秋用三轮敞车,冬春用牛奔小客。”说起自家的致富经,苏来曼·买买提笑容如花。
农历小雪节令后,南疆的田野上已下霜冻,但苏来曼·买买提的温棚里暖意浓浓,花儿绿得苍翠欲滴,红得似熊熊火焰。
65岁的苏来曼·买买提家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唐驿镇五连。他在一个温室栽培高档花卉,一个大棚栽培普通花卉,一个大棚栽培蔬菜;一个大棚栽培无花果。果实少部分自食,多数卖掉;再加上退休养老金等,截至发稿,2023年纯收入6万多元。
如今,苏来曼·买买提五个孩子都已独立生活,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日用开支很小,除了粮油到市场上买,菜和肉几乎不用买(院中养有鸡和鸽子)。
“经营花卉20多年,早就收回温棚建设的26万元本钱。而栽培高档花卉的温室,是政府用东莞援疆资金建成的,免费交给我和老伴经营。”苏来曼·买买提表示。
30年前,苏来曼夫妇到库尔勒打工,零售蔬菜时发现大棚蔬菜收益稳定,便向当地人学习大棚蔬菜经营,从此与“大棚”结下不解之缘。
攒了些积蓄,苏来曼夫妇把院里的空地建成三个大棚,专营“大棚”。先种蔬菜,再养本地花卉,后又引进南方花卉……27年后成为当地知名的“花匠”。当地政府还把他们选为“培优”对象,在产业发展上给予资金扶持。
苏来曼·买买提夫妇对生活很满意。易然 摄
“我们在全连的收入中只是中等,超过我们家收入的占连队户数的一半!”苏来曼表示。
“我的大孙女今年9月考到广东粤闵大学,计划在2028年夏天,去福建旅游,回头再到广州、上海、北京看看。”坐在一旁未插话的苏来曼·买买提妻子说。
当记者问:“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明后年也可以去啊!”
“孙女还有4年毕业,说好她来当向导。”苏来曼·买买提夫妇爽朗的说笑声回荡在宽敞的院落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