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尽管多次重申无意“与华脱钩”,但实际行动中,美国政府却从未停止过“反向操作”。
近日《南华早报》发表的一系列报道显示,美国政府正在要求中国香港出口商遵守“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得在中国内地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公司,而必须在新加坡注册,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全面抵制,即使这些出口商已经将工厂由中国内地迁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则。
根据所谓的“不成文规定”,如果出口商在中国内地或者中国香港注册公司,那他们将不会得到来自美国的任何订单。
这种操作,无疑是要与华盛顿方面的战略保持一致,即以所谓的“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为借口,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来让中美经济贸易关系“脱钩”。
美国政府试图迫使企业将产业链移出中国,但由于中国已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要想在彻底摆脱中国参与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链的所谓多元化,绝非易事。
中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供应链体系以及相对最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不仅如此,在中国,高质量劳动力庞大充足,基础设施构建完善,且生产运行极为高效。
因此,美国政府的所谓“不成文规定”,其实是让美国的进口商陷入了两难。一方面,由于供应商来自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所以他们不能从这些中国的供应商处进口,但另一方面,他们实际的选择又很有限。
在上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美国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此次展会上注册的境外参展商中,美国参展商占到25%,这也反映出广大美国企业对所谓“脱钩”战略的真实态度。
实际上,借助在海外市场,包括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最多的利益。即便目前美国要求中国香港出口商在新加坡或其他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注册,这一做法带来的实际影响,恐怕也并不能如美国所愿。美国的“脱钩”做法,早已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也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逆向而行。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走向,不是华盛顿的意志就能决定的。美国政府的做法,只会为全球经济体系制造毫无必要的负担,而为这一政策买单的,还是美国的消费者们。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2月6日社论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编辑:梁异】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刘一 张素)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从技术变革、应用创新、安全治理、生态协同等不同维度,总结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十个趋势。
这份名为《人工智能全域变革图景展望:跃迁点来临(2023)》的报告,由毕马威与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报告称,截至2023年6月底,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共计3.6万家,中美英企业数量名列前茅。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愈发成熟理性的同时,又悄然孕育着一轮新的范式变革机遇。”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说,中国有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业界唯有深刻理解并合理借力产业发展趋势,方能迎接新时代、获得新发展、创造新事业”。
报告总结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个趋势,即: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标配;高质量数据愈发稀缺将倒逼数据智能飞跃;智能算力无处不在的计算新范式加速实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向全场景渗透;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从单点突破加速迈向平台化;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开启通用人工智能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趋严、趋紧、趋难;可解释AI、伦理安全、隐私保护等催生技术创新机遇;开源创新将是AGI生态建设的基石;模型即服务(MaaS)将是AGI生态构建的核心。
报告提出,目前,国内大模型虽在市场影响力方面稍逊色于GPT系列模型等,但在中文语料训练、中国文化理解方面具备本土优势。此外,国内制造业等实体产业为大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数据和应用场景。
“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创新热浪仍在涌动,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比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更为深刻的人工智能革命。这一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推动大模型从单模态发展到多模态,还是倡导高质量数据和计算新范式,实际都在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本质——算法、数据、算力三大基础要素的精巧配合和相互促进。”毕马威中国科技、媒体及电信行业主管合伙人陈俭德说。
报告还提到,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方面,其发展源头在数字内容创作领域,从单模态内容到多模态数字化内容创建已初显雏形,预计未来会进一步提高人类创造内容的效率,丰富数字内容生态,开启人机协同创作时代,各种需要创意和新内容的场景都可能被AIGC重新定义。
“大模型技术将重塑生产消费的基本形态,以AIGC、AI4S、AGI为代表的应用场景中有望出现大量范式转换机会。”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说。
外界也注意到,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立法,加强安全治理。“日益复杂的算法规则和黑箱机制正在引发算法歧视、隐私泄露、虚假信息泛滥等科技伦理问题,加强安全治理刻不容缓,已经成为各方最大的共识。”毕马威中国科技、媒体及电信行业审计主管合伙人卢鹍鹏说。
报告也称,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伦理与社会伦理风险表明,人工智能安全、可信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在解决AI风险的过程中催生出可解释AI、联邦学习等技术创新机遇。(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