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12月6日电 (记者 李佩珊)12月6日,宁夏银川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平台同步上线,该平台是目前全国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涵盖业务最全、涉及功能最多、服务链条最长的一体化平台之一。
上线当天,蒙牛特仑苏(银川)乳业有限公司、宁夏鑫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23轮竞价,获得了116吨“化学需氧量”的排污权产品,最终成交总额为499903.8元,最高成交单价为5100元/吨。
“通过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我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排污权公开交易竞价,获取‘化学需氧量’排污指标数量31.736吨,排污期限5年,成交金额为14.59万元。”蒙牛特仑苏(银川)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国强拿到首张排污权出让成交通知书后表示。而在去年,该公司由于缺少比价渠道,通过线下交易的方式以12.01万元/吨的成交价格获取了1.154吨的“化学需氧量”排污指标。
推进会现场。中新网记者李佩珊摄
据了解,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平台由“一中心”“四板块”构成。“一中心”指基础数据中心,归集确权登记、交易过程、监测监管、金融分析等基础数据,支撑平台运转与决策分析;“四板块”为线上服务、交易业务、过程监管、数据分析,集“登记确权、档案管理、信息发布、产品交易、过程监管、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资源要素的数据全流程在线管理、交易全环节线上服务、过程全链条数字监管、决策全维度分析支撑,并与宁夏其余16个现有系统平台数据共享。
据银川市委政研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金融服务专区,该平台可为确权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服务桥梁,为条件成熟的“六权”资产提供资产抵押、资产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服务。目前,该平台已上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国有山林地林下空间资源、综合能源消费量等15个交易产品,全程网办交易用时比线下节约30%以上。平台的上线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不但方便企业比价,更提升了“六权”资产交易效率,也是银川市高效利用沉睡资源提供新路径、为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打造新通道的生动实践,更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绿色转型、建设大美银川的重要举措。(完)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12月6日在位于北京的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开幕,论坛发布《数字地球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宣言》和《“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并签署系列协议。
本次论坛以“数字地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地球科技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数字地球在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应对、韧性城市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考古与遗产保护、海岸带管理、山地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研讨。多位国际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应邀作大会特邀主旨报告。
在论坛圆桌会议上,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蒙古国、尼泊尔等2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0余位代表应邀参会,一致讨论通过并发布《数字地球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建立数字地球领域协同高效的多边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具有深远影响。
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在北京开幕,发布《“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供图
发布的《“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策划编撰,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首部系统描述南亚及区域内经济走廊的大型综合性专题地图集,汇集了2012年以来南亚区域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包含53组二级专题、310个三级专题。地图集电子版可免费在线阅读,并将服务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
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在北京开幕,举行系列协议签署仪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供图
签署的系列协议包括: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签署合作发展谅解备忘录;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盟与印度尼西亚遥感学会、蒙古国地理空间协会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王长林表示,该学会将进一步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网络,为相关机构和组织搭建多元的合作平台,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地球专业技术交流,努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边及跨区域的纵深合作和更高水平互利共赢发展开拓新局面。
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盟承办。论坛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举办,旨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建立合作机制,达成发展共识。来自埃及、俄罗斯、摩洛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33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10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
据了解,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是于2004年在中国注册成立的非政府国际学术组织,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是国际科学理事会、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的地理空间国际学会联盟、地球观测组织等成员。
2017年,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依托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成立“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盟,旨在充分利用空间地球信息和数字地球领域的专家智库和国际合作资源,通过开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相关机构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搭建开放协作的合作网络,提升相关国家空间地球信息的能力建设,服务相关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