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尽管多次重申无意“与华脱钩”,但实际行动中,美国政府却从未停止过“反向操作”。
近日《南华早报》发表的一系列报道显示,美国政府正在要求中国香港出口商遵守“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得在中国内地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公司,而必须在新加坡注册,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全面抵制,即使这些出口商已经将工厂由中国内地迁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则。
根据所谓的“不成文规定”,如果出口商在中国内地或者中国香港注册公司,那他们将不会得到来自美国的任何订单。
这种操作,无疑是要与华盛顿方面的战略保持一致,即以所谓的“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为借口,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来让中美经济贸易关系“脱钩”。
美国政府试图迫使企业将产业链移出中国,但由于中国已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要想在彻底摆脱中国参与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链的所谓多元化,绝非易事。
中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供应链体系以及相对最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不仅如此,在中国,高质量劳动力庞大充足,基础设施构建完善,且生产运行极为高效。
因此,美国政府的所谓“不成文规定”,其实是让美国的进口商陷入了两难。一方面,由于供应商来自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所以他们不能从这些中国的供应商处进口,但另一方面,他们实际的选择又很有限。
在上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美国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此次展会上注册的境外参展商中,美国参展商占到25%,这也反映出广大美国企业对所谓“脱钩”战略的真实态度。
实际上,借助在海外市场,包括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最多的利益。即便目前美国要求中国香港出口商在新加坡或其他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注册,这一做法带来的实际影响,恐怕也并不能如美国所愿。美国的“脱钩”做法,早已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也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逆向而行。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走向,不是华盛顿的意志就能决定的。美国政府的做法,只会为全球经济体系制造毫无必要的负担,而为这一政策买单的,还是美国的消费者们。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2月6日社论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编辑:梁异】
2024甲辰龙年将至,生肖“龙”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世界超市浙江义乌,离春节还有60多天,龙年生肖产品早已摆上货架。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内,各种款式的生肖龙毛绒玩具被摆放在了店铺最显眼的位置。从今年3月份开始,厂家们就为龙年产品打样,5月份陆续出单,现在正是热销的时候。
除了毛绒玩具,龙元素的工艺品也颇受客商们欢迎。由于价格便宜,基本在1元至2元,采购商们常常大量批发。
此外,在福字、挂件、灯笼、挂历上,生肖龙也随处可见。义乌的商家上新频繁,产品丰富。
据了解,今年生肖龙产品的订单,相比去年有20%至30%的增长幅度。一方面,源于义乌商家们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另一方面,他们瞄准海外市场,外文字样在产品上也多了起来。
浙江义乌市年画挂历商会会长 楼宝娟:有客人都是一万条、一万条拿。今年龙年卖得特别好,现在差不多都缺货了,我们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赶紧把缺客户的货补上。(央视财经)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