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王新民影视工作室3日对外消息指,由该影视工作室拍摄的故事短片《脊梁之王大珩》日前斩获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首次设立的“中国民政单元”最佳作品奖。
图为《脊梁之王大珩》导演韩化南。王新民供图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系列活动自2013年起在云南临沧举办,已成为国内外微电影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该艺术节旨在表彰亚洲各国优秀微电影作品及影视人员,鼓励亚洲各国影视艺术创作多出精品,繁荣亚洲各国影视艺术事业。
该剧导演韩化南介绍,《脊梁之王大珩》是根据中国科学家的事迹创作的系列短故事片,由中国科学院文联与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韩化南介绍,这次获得最佳作品奖的《脊梁之王大珩》,以“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为原型,讲述了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期间,他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去西北某基地克服重重困难,按期完成安装调试观测仪器的故事。
著名导演王新民告诉记者,《脊梁之王大珩》编剧陈涛、导演韩化南和扮演张连长的李春明,均为王新民影视工作室一线青年编导。近年来,他们经过电影《红色之子·单刀赴会》《火光》《战火归途》等一系列影片的历练,已经走向成熟。(完)
解读一个甲骨文字,将奖励10万元。日前,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公布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拟获奖名单》。
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动甲骨文释读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牵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同意,中国文字博物馆先后开展了两次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评选工作。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拟入选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共5项。
其中,一等奖2项,分别为:
1.复旦大学陈剑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
2.吉林大学周忠兵提交的考释文章《出土文献所见“仆臣臺”之“臺”考》。
二等奖3项,分别为:
1.首都师范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考释文章《甲骨金文旧释“競”之字皆当改释为“麗”》;
2.复旦大学谢明文提交的考释文章《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
3.吉林大学李春桃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文中的“觴”字》。
以上拟获奖项目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齐鹤)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