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柳州12月6日(刘俊聪)在中国,每卖出十辆国产汽车,就有六辆是新能源;而在欧洲市场,每十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
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端对话会现场。刘俊聪 摄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全球瞩目。12月6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端对话会在广西柳州举行,现场专家学者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也将会开辟出更多机会和“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退坡,造车新势力、跨界力量、外资和合资车企的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大浪淘沙的残酷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整车销售市场“神仙打架”,但后市场将出现大量商业机会。
师建华认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态势乐观,二手车市场规模也会扩大。此外,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检测评估、报废回收等专业领域,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说道。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许述财表示,智能网联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赛道”。“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生产是多产业跨界融合的成果。需要汽车本体、交通设施、5G车联网的支撑。”他说道。
目前,蔚来、哪吒、比亚迪等中国知名新能源车企,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均“重金”投入。抢先进入这片“新蓝海”,将有效提升车企的市场竞争力。
许述财介绍,由于涉及法规和信息安全,智能网联汽车的本地属性明显。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已积极参与中国智能网联标准法规体系与车联网关键技术标准建立,为车企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发展“铺路”。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热”,该领域的技能人才也成为“香饽饽”。12月5日,一场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在柳州举行,近千名来自中国各地院校的企业职工和师生,比拼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电控系统技术等赛项,磨练自身水平。
如今,新能源汽车带动教育产业的作用明显,中国已有五百余所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其广阔的就业前景吸引大批学生报名,并吸引海外业界人士前来进修。
今年5月,来自泰国4所院校的7名教师来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跟随中国教师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的实操学习。这些维修技术将由他们带回泰国传授,以满足泰国快速扩张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则与上汽通用五菱签订相关协议,负责其全球车型及印尼车型的电路手册、机械手册、培训手册的编制,目前已完成包括G20峰会新能源用车airev的相关手册编制。
全球各国持续加大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力度。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同比增长61.6%。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将培育多种新业态。(完)
中新网南宁12月6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局长庞军6日介绍,广西不断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全区人口参保率连续5年稳定在97%以上,全区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6%和72%左右,“三重保障”制度成为减轻民众就医负担的中流砥柱。
广西官方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五年来广西医疗保障惠民便民利民工作相关情况。
2018年至2022年,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年度总收入由58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785亿元,年度总支出由421亿元增长至702亿元,中央和地方累计下拨财政补助资金1200余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有所结余;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累计支出210亿元,大病保险将受益参保人住院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提高了19.52%;医疗救助资金累计支出118亿元,惠及困难民众3223万人次。
庞军称,广西坚持惠民为本,持续减轻民众看病就医负担。广西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已有包括抗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508个常用药品和冠脉支架等52类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在广西落地执行,实际减少民众就医负担累计超130亿元;广西将38个病种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保障范围,进一步减轻690万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就医负担。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杨志雄 摄
广西支持中医药民族药传承创新发展,将531个中药和壮瑶药饮片、209个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成为“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实施生育政策医保“暖心包”,统一规范全区生育保险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将“试管婴儿”的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和“无痛分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医保基金是民众的“保命钱”。广西把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监督检查、智能监控、举报奖励、信用管理、社会监督、综合监管等制度体系改革,实现日常稽核、自查自纠、抽查复查、智能监控等“四个全覆盖”,深入推进飞行检查、专项整治,保持医保、公安、检察等多部门联合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
2019年以来,广西对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定点医药机构,共查处3万余家次,处理违法违规个人1200余人次,累计追回及拒付医保资金33.47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700余件。
据介绍,广西坚持数字赋能,不断优化提升医保公共服务,建成了全区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并垂直接入国家平台,实现日均结算47.65万人次、医疗费用2.79亿元、基金支出1.65亿元,日均结算医药机构10万家左右,平均响应时间1秒内,峰值不超过3秒,为方便民众就医提供强大支撑。
目前,广西基本医保参保登记等43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服务,开展医保码、移动支付、电子处方流转等便民服务应用。广西还深入实施“村医通+”工程,累计有3850万人次民众在村卫生室就医结算,结算医疗费用达12亿元。广西实施医保经办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万工程”,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区医保公共服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