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2月3日电 (记者 朱晓颖)冬意渐浓,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及旅拍达人相聚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用无人机、相机镜头捕捉牛首山冬之韵。
冬日牛首山的美景。鲍子文 摄
位于南京城南郊江宁境内的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原有废旧矿坑有效利用,荒郊公园华丽“蝶变”,已成为南京城市新名片和江苏文旅新地标。2023年以来,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参观的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超500万人次。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武汉摄影师卢清国在20多年前到过南京,如今是第一次到牛首山,来之前他仔细做了功课,看到图片觉得视觉震撼。“走进牛首山发现,这里的风景极其壮观,非常出片。”
夜拍金陵小城。卢清国 摄
“过去南京人有句口头禅叫‘春牛首、秋栖霞’,没想到冬日里的牛首山也这么美。”南京摄影师鲍子文告诉中新网记者,他从2011年至今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地级市,采风过众多景点地标,也曾多次在牛首山拍摄取景,但这次来感到牛首山的景致元素更加丰满。“从芦苇荡、露营地,到水杉林、湖边栈道,树木层林尽染,色彩丰富,镜头中的画面像打翻了调色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锡摄影师陆建华表示,他时常会在南京拍摄。这次,他从江西婺源拍摄完就来到牛首山取景,被这里的风景深深吸引。
冬日里的牛首山美景。陆建华 摄
今年8月,由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新闻图片网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江苏分公司、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承办的“美丽中国·发现四季极美牛首”主题影像大赛启动。活动持续一年,面向全国组织、征集有关“春夏秋冬”牛首山的四季摄影和短视频作品。征稿结束后,专家联合评审团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颁奖等。优秀参赛作品将进行线下展览,并在中国新闻图片网等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完)
【中亚专线】哈中校企“心动力联盟”为阿斯塔纳轻轨列车建设提速
中新社阿斯塔纳12月3日电 “轻轨列车噪音会否扰民”“建筑材料能否克服低温环境”“多久能坐上轻轨列车”“大学生是否能参与建设”……2日,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一场推介会上,当地市民向中方承建工程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当天,“建证力量·心动力联盟”校企联动推介会暨孔子学院学员录用签约仪式举行,活动由欧亚大学孔子学院和中建六局交通建设公司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部共同举办。
据主办方介绍,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经济建设不断提速,人口增加所带来的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轻轨项目一直是首都民众关心的热点。为此,欧亚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参与轻轨建设的中国工程师,为欧亚大学相关院系师生及孔院学员介绍项目情况,答疑解惑。
12月2日,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建证力量·心动力联盟”校企联动推介会暨孔院学员录用签约仪式现场。阿依娜·萨特瓦卡索娃 摄
据中国工程师介绍,轻轨列车在经过居民区时会降速,且有隔音壁保护,噪音值符合哈国国家标准。同时,建筑钢材均采用耐低温特种钢,由中国天津特制并经过4000多公里运到这里。此外,冬季施工会搭建暖棚,保证棚内作业温度在零上15摄氏度以上。
工程师表示,“中国速度”值得信赖,在架梁作业中,施工团队历时14天超额完成42榀预制梁架设任务,并以连续3天每天架设4榀梁的速度创造了哈萨克斯坦新的架梁纪录。
活动中,双方希望能以此为契机,与欧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建立长期合作联系,为轻轨项目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
当日,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工程师们详细解答提问,阐述轻轨项目设计理念、线路特点、施工进度、采用设备及所应用的先进技术等。在讲解过程中,工程师们还与现场民众进行互动交流,使与会者更加了解该轻轨项目。
中国工程师与现场观众互动。阿依娜·萨特瓦卡索娃 摄
当天还举行了孔子学院哈国学员入职签约仪式。孔子学院汉语高级班学员梅尔扎·卡利耶夫在签约后表示:“感谢孔子学院及时发布用工消息,我会努力工作,为首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轻轨项目工程师表示,希望双方为建设美丽哈萨克斯坦,为构建阿斯塔纳发展新格局贡献中哈力量,让阿斯塔纳轻轨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