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州12月6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把工位从写字楼搬到乡野之间,在“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数字游民”群体正扎根于村庄。目前,利用生态建设先行优势,湖州市打造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载体“数字游民公社”,在“绿水青山”间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
一根网线、一杯咖啡,简单、自由、旅居是“数字游民”的“标签”,他们致力于打破职业和地理区域边界,实现“诗意地栖息”。
湖州市瞄准了这一群体的“栖息”需求,先后联动发布了“乡村全球合伙人”“寻找大自然工位”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招募令”,形成了吴兴玲珑湾生态园区、德清莫干山高新园区、安吉“青来集”孵化器等88个实体乡创空间矩阵,吸引了1500余名自由职业者奔赴而来。
位于溪龙乡的DNA安吉数字游民公社联合工会,便是一个青年人才的圆梦“样本”,园区由闲置老旧厂房改造而成,目前已吸引400余名科技工作者、艺术家等入驻。
数字游民会客厅 湖州市委统战部供图
“在大城市和故乡以外,社群氛围友好、基础设施完善、绿水青山怡人的美丽乡村,是年轻人的第三种选择。”DNA数字游民公社主理人许崧说,年轻人进入乡村,不但带动了消费,也激发新业态产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然而,随“数字游民”队伍发展壮大,诉求也逐渐增多,如何增强其归属感、参与感,让“游民”化身新乡民?
健全联系沟通机制,让诉求“听得见”。当地统战部门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筛选代表进入各级新联会、乡贤参事会组织,给“数字游民”创建“发声”的平台。据统计,“游民公社”建言献策主平台“游民会客厅”平均已为辖区乡镇直接引进新业态50余个,助力村集体增收100万余元,直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搭建思想传递平台,让青年人才“发出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民”,走进村庄农户,当起了乡村“宣讲员”。据不完全统计,湖州市在“游民公社”组织开展思想引领主题活动150余场次;50余名自由职业者担任宣讲员,在乡村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20余场次。
“愿意回归‘田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给当地带来了新思想、新活力、新业态,也让村庄整体氛围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湖州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探索凝聚更多自由职业人员,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完)
12月6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23年12月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
李强表示,今年对中新两国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同李显龙总理共同宣布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双方各领域合作有力推进,不断展现出新的气象、新的活力、新的生机。展望未来,中方愿同新方一道,遵循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从地区和全球层面看待两国关系,把握好“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的定位,坚持高水平战略互信,推进高质量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地区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新方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深化发展战略对接,以进一步升级自贸协定为契机,推动中新合作提质升级,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金融服务、海洋能利用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人文交流,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继续走在前列。中方愿同新加坡等地区国家加强团结协作,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为区域一体化持续注入新动力。
黄循财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新中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新方高度重视新中关系,愿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在经贸、投资、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入推进务实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新中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外交部网站)